在姐妹群里发了宝宝的照片后,收到上百条的祝福消息,姐妹问得最多的,就是这次试管我做了什么?为什么就成功了呢? 今天我把我的经历和经验都写下来——从外企高管到8次试管老司机,我的促排卵血泪史 我是1978年生人。记得当年婚宴上嘉宾的祝词是“三年抱俩”,而真正抱上娃,已经倏地过了十几年。 从2017年8月4日赴日首诊,到2018年8月15日宝宝诞生,正好一年,堪称幸运和高效。回顾这一年的喜悦和此前多年的挣扎与煎熬,不禁令人感慨良多。在迎接下一代来临的这件事上,其实我一点都不轻松。 2008年起,我就已经开始进行各种中医、西医治疗。2015年1月正式开始试管之旅,而在选择去日本治疗之前,我已经在国内的生殖医院进行了两年半的试管治疗,经历了6 次取卵,2次移植。 我跟先生是2007年结的婚,婚后没有刻意要孩子,也没有刻意不要,自然也就没有避孕。然而,毫无压力的我们,竟一次都没有中奖。 08年因为月经周期问题,我第一次去医院看妇科内分泌。激素六项检查过后,医生告诉我是卵巢早衰,开单让我去做输卵管造影,接着就开始用药促排指导同房。 那是我第一次听说卵巢早衰这个名词,医生没有过多解释,自己也完全没当回事儿。因为那个时候并没有要孩子的迫切需求,而先生和我又都处在事业的上升期,在促排3个月未果之后,就没再继续了。 之后的几年在工作、学习、父母相继生病中匆匆划过。虽然,我也偶尔会想到这个问题,并在心底隐隐升出一些小小的不安,但都心大地安慰自己,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是缘分未到罢了。相比起我,先生似乎对这件事更有信心,觉得我们只是工作压力大,调理调理,一定可以自己怀上。 于是,从10年开始,我们先后看了几个由朋友介绍的知名中医,中药也前前后后吃了近两年。然而,并没有任何进展。 这时,有比较亲密的朋友建议我可以尝试试管。我回家跟先生商量,令我惊讶的是,他非常抵触。其实在要孩子这件事上,先生的意愿一直比我强,既然他不想试管,那就再等等呗。 现在回头想想,真是太傻了。当时我已经34岁了,我们还不知道问题所在,盲目自信,也没有花时间精力去了解试管的可行性。这个草率而又消极的决定直接导致了我们后续几年漫长而又曲折的求子路。 时间一晃就到了2015年,我马上就要满37周岁了。在各方压力下,先生终于同意跟我一起去生殖中心咨询。 我们选择了一家号称是华南地区成功率最高的生殖中心。因为是熟人介绍,全套基础检查做完,医生很快就安排进周了。 先是长方案,降调、打针,持续了将近10天,医生突然跟我说,由于卵巢早衰,我的卵巢功能很不好,即便是他加大了针剂的剂量,卵巢仍然没有任何反应,卵子促不出来,周期只能放弃、中止。 我有点懵,明明在我的基础检查结果出来的时候,医生还跟我说条件不错,可以一次成功啊。 很无奈,三个月后,我又回到生殖中心,这次是短方案。打了3天针以后,医生再次宣布周期中止。其后,我又分别尝试了拮抗剂方案、MPA方案和自然周期取卵,慢慢变成了我所在诊室的老大难之一。 不算之前的2次周期中止,在两年半的时间里,我先后经历了6次取卵,2次移植,均告失败。 最难受的是第一次移植,胚胎着床生化。开奖时HCG比较低,本来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但连着两次翻倍都翻了上来,心底燃起了希望,然而第二次翻倍验血后就开始出血,再去验的时候,就翻的慢了,其他数据也开始向下,医生建议停药。 连日来紧张的心情和不断上下起伏的情绪,让原本很少流泪的我,忍不住在诊室里大哭了起来。先生虽然在我面前没表现出什么,但看得出他内心也十分难过。 屡次失败后,我很低落,不知道接下该来何去何从。 经历了两年半的认真努力,最终得到的是医生判死刑一般的结论时,我和先生觉得我们必须要为下一步寻找突破了。 我已经满39岁了,马上进入试管超高龄行列,我们不能再继续在国内无望地这么耗下去了,因为,这消耗的不仅是人力和物力,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拥有幸福的热情。 2017年5月,第二次移植失败从医院回来以后,之前对试管没有太多关注的先生开始拿出他一贯的钻研精神和韧劲儿,花了一个多礼拜的时间,查阅国内外各大网站,研究了关于试管的各种信息。在对比了美国、泰国、日本方案后,他觉得日本方案应该更适合我们:微刺激,专注大龄、卵巢功能差的人群。 其实,在知道我们正在进行试管治疗后,身边的朋友曾经推荐过泰国和美国,但我们最终选择日本的主要原因是: 我的年龄偏大,基础条件不好,AMH低,FSH高,基础卵泡很少,在国内的几次促排,最多一次也只能取到2个卵,所以并不适合大促为主的美、泰; 日本离我们近,时差只有1小时,生活习惯和饮食都与我们最接近,容易适应 日本以工匠精神闻名于世,凡事精耕细作,医疗水平是世界领先的,比泰国更让我们放心;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日本长期面临人口负增长,又称少子国,大龄初产妇多,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是领先全球的。同时,相似的东亚文化让他们能够体会到中国家庭对子嗣的渴望,从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也更加细致。相比之下,美国推崇个人主义,不大能理解我们对于要孩子在这件事上的执念。 先生的决断力很强,在锁定方向后,他很快找到了几家在日本国内知名并且可以接待国际患者的生殖医院对比。最终,我们确定了日本的一家比较大的生殖中心。 去医院的首诊日期定在了2017年8月4日。 在看了我的一些基础化验数据和提前整理的长长的治疗病例后,盐谷院长跟我说,虽然我的AMH和FSH值都不算好,但我的年龄还没有特别大(该医院的患者平均年龄是40岁),卵子质量应该还可以,所以还是很有希望的。 而根据我之前较低的基础卵泡数(只有1-2个)和历史取卵数(最多2个),他保守估计我会需要3-4个微促取卵周期,才会获得足够的卵子数,以最终得到一个通过染色体筛查,完全健康的胚胎。 对于这样一个诊断结果,我们还是可以理性地接受,毕竟,自身的基础条件在那摆着。 随后的发展就像是开了外挂一样,仅2次进周就取到了目标卵数。精卵结合受精—分裂3天初期胚—继续分裂成为5天囊胚—提取囊胚细胞进行染色体筛查—人工周期胚胎移植,每一步都让人感到既期待又惊心动魄。 终于,2017年12月1日,在先生的陪伴下,我们共同见证了胚胎的植入。在看到显示屏上那个光点被移入到我的子宫那一刻,心头涌起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宝宝与我合体啦。 12月11日,我在国内医院验孕成功,我的日本试管旅程告一段落,近乎完美。 3次飞日本,完全不像是去治疗,倒像是一次次放假旅行,两人心态非常放松。在日本的每一天也因为有了先生的陪伴过得飞快,仿佛是二次蜜月一般,两人在异国他乡的街道上走走停停,看看美景听听鸟鸣,虽然住在略显狭小的酒店里,但也是其乐融融。 来更新啦:晒一张宝宝的照片。在屋里宅两个月了,爸爸不让出门。趁着前两天深圳天气好,小公园里也没人,带宝宝出来散散步(宝宝的口罩在手里,大家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 我的经历写到这里就要告一段落啦。希望对同在试管路上的姐妹有一点作用。最后,祝愿大家的努力都能早日迎来好孕气。 |